“闭上眼睛就是天黑”,睁开眼睛阿杜红了
去年年底,应第二季《时光音乐会》节目组邀请,观摩了第一期节目的预彩排。去之前,就对田震、孙悦和阿杜特别感兴趣,因为真的是有很久没有看到他们的舞台了。
首次彩排的现场,我记得张栋梁是第一个出场,而在他之后出场的就是阿杜。可以说,阿杜的现场表现让我挺吃惊的,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,他唱《他一定很爱你》依然还保持了二十年前的水准,考虑到是现场演绎,这种现场如录音室般质感的演绎,就更难得了。
之所以有这种特别的惊喜,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在我的印象里,像阿杜这种属于挤压式的唱法,随着岁月的流转,是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声带的。但这次阿杜的现场演绎,却似乎完全没有受到这样的影响,看来在护嗓这一块,他还是做的很到位的。
《他一定很爱你》是阿杜的成名曲,也收录在他个人首张专辑《天黑》里,而这张专辑当年让阿杜一炮而红的原因,就在于好歌实在太多了。除了《他一定很爱你》之外,专辑同名曲《天黑》,以及《天天看到你》、《Andy》、《撕夜》、《离别》等作品,当年都非常火,对于一个新人来讲,当时的“海蝶音乐”可以说是倾尽资源力捧了。
事实上,阿杜的爆红也确实让“海蝶音乐”这个厂牌,从此开始在整个华人世界立足。
其实,“海蝶音乐”的创建时间很早。早在1986年,许环良、黄元成、吴剑峰、许南盛和张家强,就在新加坡成立了“海蝶制作”,为李伟菘、李偲菘、“地下铁”(陈佳明)、吴佳明、梁文福和黎沸挥等歌手和音乐人制作专辑。
1994年,“海蝶音乐”推出的陈洁仪,成功在台湾地区市场立足;1997年,“海蝶音乐”又在马来西来成立了“海螺音乐”制作公司。
不过,“海蝶音乐”真正的转型则在2000年。那一年,在广州创建“大潮”厂牌失败后的林秋离,正式加入“海蝶音乐”,并成为台湾地区“海蝶音乐”的负责人,“海蝶音乐”由此也从一家制作公司,开始向跨地域的制作、企划、发行公司转型,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唱片公司。
据后来林秋离的自述,当时的他认为台湾地区的流行音乐工业,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,所以他也希望通过新马地区的创作,来为华语乐坛注入新的力量,并且最终还是想进入他心心念的大陆市场。
果然,在2003年,北京“海蝶音乐”就成立了。
林秋离加盟“海蝶音乐”后,一直想要一个拳头产品。有一次,他在新加坡“海蝶音乐”时,听到同事在争议一首Demo好不好听时,忽然对这首作品有了感觉,于是拎着手提音响回到酒店,准备边听样带边填写一版歌词。
但因为在酒店房间里找不到电源插座,而洗手间剃须刀专用插座虽然可以用,但手提音响的线又不够长,且身边也没有电源接线板,于是林秋离只能盖上马桶盖,把马桶盖当成写字板,在厕所里把那位叫洪典的音乐人写的旋律,填上了歌词。
这首歌,就是后来成为阿杜首张专辑同名曲的《天黑》。
不过,林秋离在创作完成《天黑》后,其实还在考虑一个问题,即这首歌曲应该由什么类型声线的歌手,才能淋漓尽致的表达。机缘巧合,制作部的同事很快就说要带一位叫做杜成义的歌手来试音。不过,林秋离却“嫌弃”这个名字不好记,就说不如叫他阿杜吧。于是,就有了我们后来知道的那个阿杜。
除了《天黑》,专辑另一首作品《他一定很爱你》,也是来自当时“海螺音乐”推荐的马来西亚创作新人李志清的作品。
不过,这首歌最初却是被歌神张学友选中的,并且准备放在《学友·热》这张国语专辑里,而后来的《学友·热》,也确实捧红了王菀之这位创作新人。但因为“海蝶音乐”看中了这首歌的商业潜质,所以也在和欧丁玉沟通之后,拿到了这首歌曲的版权。
另一首同样红极一时的《离别》,也是专辑里唯一一首由林秋离和熊美玲夫妻档创作的作品。但这首作品其实是一首搁置了一段时间的作品,因为它最早是林秋离特意给熊威创作的作品,但因为后来歌手先是入伍,退伍之后又签了“上华国际”,所以作品一直放在了林秋离手里。
熊威,即后来的熊天平。
据林秋离后来的自述,专辑录完后,他曾经和阿杜聊过一次,特意提到了“那你觉得《离别》(这首歌)怎么样”,而阿杜的回答则是:“离别不好”……
为什么不好?因为“离别太伤感了,我不喜欢离别”。此时的林秋离完全的黑人问号脸,公司不是给你沧桑飘泊的定位吗?伤感不好,难道还想唱阳光灿烂的歌曲?
所以林秋离只能委婉的表示,《离别》这首歌曲是熊美玲老师指定让你唱的,你说离别不好,有点可惜啊。
此时的阿杜才知道,林秋离老师问的是《离别》这首歌曲到底好不好,而不是他从新加坡去台湾录制专辑时期,离别家乡和亲人的心情好不好……
在这张专辑里,当时还没正式出道的林俊杰,也继给张惠妹创作《记得》之后,为未来的师兄阿杜写了《一个人住》。而阿杜和林俊杰,也是林秋离在“海蝶音乐”初期,最重视的两个新人。
这两个歌手在林秋离眼里,又是完全不同的类型。阿杜属于戳戳捏捏都是一个样子的歌手,但林俊杰则有着很强的可塑性,所以林秋离一会儿让林俊杰当杀手,一会儿让他去江南,一会儿又让他演曹操,玩得不亦乐乎……
当然,两种类型的歌手其实没有优劣之分,一个歌手能够把一种风格不断打磨、细化,从而让风格不断巩固,与一个歌手不断挑战和超越自己,其实都是正确的路,关键还是要看歌手本人的审美、性格等等。
事实上,阿杜这种沧桑、苦涩的声音类型,确实也是华语乐坛常备的“品种”,从王杰开始,几乎每隔几年,都会有这种类型的歌手出现,并且大受欢迎。在阿杜之前,唱着摇滚的“迪克牛仔”其实也是同一个类型,和阿杜同一年推出的杨坤,也是类似的例子。
这张专辑的文案,特别提到了Bryan Adams,专辑封面还印上了阿杜是“华人世界的布莱恩亚当斯”,而《他一定很爱你》的编曲,其实也确实借鉴了Bryan Adams的一些作品编曲风格。这其实也说明这张专辑从一开始的企划方向,并由企划来延伸作品和制作的走向。
与此同时,专辑最后还让阿杜翻唱了一首歌曲,不过这首歌曲却不是Bryan Adams的作品,而是Richard Marx的《Right Here Waiting》,从选歌的角度,也确实和阿杜的声音挺搭的。而这种带有摇滚沙哑嗓的声线和气质,也恰恰是这张专辑对于阿杜的定位人设。
专辑在发行后,于华人世界刮起了“阿杜旋风”,并让Billboard都开始关注起阿杜这位新人。我记得在专辑推出后很长一段时间,其实我都没买这张专辑,因为专辑里的歌无处不在,到处可以听到,而作为一个歌迷,有时候会有一种对“神曲”的逆反心理,越是红到昏天黑地的作品,往往越是不喜欢用唱片这个载体去聆听。
现在,阿杜已经不是大热的歌手,《天黑》、《他一定很爱你》等等,也已经成了有岁月重量的经典,终于可以好好听听《天黑》这张唱片了。
嗯,我就是这么矫情!
END
温馨提示
如果你喜欢本文,请分享到朋友圈;如果你希望转载,请联系后台开通白名单;如果想要获得更多信息,请关注爱地人不工作室
文字排版:其修遠工作室Long-Term Studio